广德寺位于湖北省襄阳古城西约13公里处,与古隆中毗邻,是湖北省佛教历史上著名的十方丛林之一。该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,初名“云居禅寺”。
明朝成化年间因明宪宗御笔亲赐“广德禅林”牌匾,遂改称“广德寺”至今。寺内原有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伽蓝殿、韦驮殿、观音殿、藏经楼、方丈房等建筑,现仅存天王殿、藏经楼、方丈房和多宝佛塔。
多宝佛塔,在我国只有七座,而五塔立于一个塔座,又唯襄阳的多宝佛塔所独具,可见其珍贵。广德寺多宝佛塔始建于明弘治七年,砖石仿木结构,由塔座及塔峰两部分组成,塔座高7米,塔身高约10米。主塔四周另有四座六角形砖塔,塔身共嵌有48尊石雕佛像。
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塔身系砖石结构。通高17米,分塔座和塔首两部分。塔座高7米,为八方形四券门,上造浅檐,下奠矮基,角贴圆柱,石雕龙首;每方设一佛龛,龛内供一石雕趺坐莲台佛像,四门皆有通南道入内,俗称“八方四门”。
这种形制的古塔在全国保存不多,它的建筑比例均衡,装配适宜,结构严谨,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,又吸收了印度佛教建筑技术,庄严肃穆,古朴雅致。
多宝如来,东方宝净世界之佛,入灭后以本愿为全身舍利。诸佛说《法华经》,必于其前出现。《智度论》曰:有诸佛无人请者,便入涅槃而不说法。如《法华经》中多宝世尊,无人请故,便入涅槃。后化佛身及七宝塔证说《法华经》故一时出现。
《法华经o见宝塔品》载,佛说《法华经》时,有七宝塔从地中涌出,住在空中。宝塔中发出大音声,叹言:“善哉!善哉!释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,佛所护念《妙法莲华经》,为大众说,如是如是,释迦牟尼世尊,如所说者,皆是真实。”此时佛告大乐说菩萨云:“此宝塔中有如来全身,乃往过去东方无量千万阿僧祗世界,国名宝净,彼中有佛,号曰多宝。其佛行菩萨道时,作大誓愿:若我成佛,灭度之后,于十方国土,有说《法华经》,我之塔庙,为听是经故,涌现其前,为作证明,赞言善哉!”
随着法华信仰的盛行,我国自古便有多宝塔的造立。如六朝时代多建三层塔,唐代则设于诸寺中。在敦煌石窟、山西大同云冈石窟、龙门石窟及浙江省舟山市等地皆有其遗迹留存。(信息来源:新浪佛学)